【深亚快讯】一分钟阅读电子世界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 发布时间:2022-12-06 08:56:34
- 浏览量:594
【1】Vishay SMDY1系列电容器荣获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SMDY1系列电容器荣获AspenCore 2022年度全球电子成就奖(World Electronics Achievement Award)“年度高性能无源/分立器件奖”。该器件是业界先进的Y1额定电压500 VAC和1500 VDC 表面贴装瓷片安规电容器。今年,Vishay SMDY1系列安规电容器以其在年度高性能无源/分立器件中的卓越表现获此殊荣。
【2】日媒:世界半导体市场四年来首次萎缩
登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四年来首次萎缩》。文章摘要如下:全球半导体市场四年来首次缩小。由主要企业组成的业界团体日前宣布,2023年半导体营收将比2022年减少4%,降至5565亿美元。其原因在于,除面向智能手机的需求减少外,业绩恶化的IT巨头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对数据中心的投资。业界团体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称,这是自2019年以来半导体市场规模首次低于上年。存储数据所需的存储器半导体将大幅降少。由于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出货低迷,提供给需要使用大量内存数据中心的投资也开始停滞。
【3】台积电冲刺亚利桑那州新厂 2024 年量产目标,预计明年员工数将翻倍
12 月 4 日消息,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冲刺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的 2024 年量产目标,加强人力招募与调度。按照台积电计划,2023 年该厂员工人数目标增加至 2000 人,较今年翻倍增长。台媒指出,台积电规划新厂以 5 纳米制程技术生产半导体芯片,月产能 2 万片晶圆,创造超 1600 个专业工作机会。亚利桑纳新厂将是台积电在美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
【4】12英寸硅片渐成主流,硅片厂商全力“抢”产能
全球第三大硅晶圆制造商环球晶圆 (GlobalWafers)在美国德州谢尔曼市举行12英寸晶圆厂GlobalWafers America动土典礼,这也是时隔20年后,美国迎来的首座硅晶圆厂。环球晶圆强调,美国德州新硅晶圆厂预计两年内可陆续完成新厂建造、设备安装、客户送样及量产。德州新硅晶圆厂占地58公顷,预计可为未来阶段式扩建提供充足的空间。根据此前的资料,环球晶圆新12英寸硅晶圆厂预计2025年开出产能,最高月产能可达120万片12英寸硅晶圆,将可解决导致半导体危机的晶圆短缺问题,并就近服务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重量级大厂。
【5】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拟入选揭榜单位出炉
今年9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通知》,将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树立一批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工信部12月2日公示的名单显示,拟入选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涉及多个地区、多种行业的多家工厂,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则贯穿工厂生产制造的全流程。
【6】亚马逊云科技推出安全数据湖Amazon Security Lake
亚马逊云科技在2022 re:Invent全球大会上宣布,推出Amazon Security Lake,该服务可以自动将客户在云端和本地的安全数据集中到客户在亚马逊云科技账户下专门构建的数据湖中,方便客户针对安全数据做出快速行动。
【7】日本电产花费150亿日元收购业帕马 企图扩大机床产业全球“版图”
近日,日本电产将收购意大利机床企业帕马(PAMA),花费150亿日元(约合1.08亿美元)收购后者全部股权。日本电产在2021年涉足机床业务领域,此为首次启动海外企业并购(M&A)。PAMA的营业收入接近200亿日元,为非上市企业,主业是在金属块上钻孔的面向造船和重型电机企业的大型机床。据悉,收购意大利机床企业帕马是日本电产机床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日本电产表示,扩大机床业务的生产体系的第一步是确立欧洲或亚洲的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还考虑并购多家有望产生协同效应的公司,特别是在拥有众多机床制造商的欧洲地区。
【8】1-10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储电量同比增长75.4% 本土制造商迎来高增长
2022年10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为48.0GWh,是去年同月的1.7倍以上。在中国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规模是去年的两倍多,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制造商在市场扩张中占据领先地位。尽管原材料存在供需问题,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在过去28个月一直保持看涨趋势。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一直在持续上升。全球电动汽车(BEV、PHEV、HEV)销量电池装车量排名中,来自中国的全球顶级电池制造商CATL宁德时代已实现了近一倍的增长,包括全球前十名的比亚迪在内的其他中国制造商都取得了三位数的高增长。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意为分享交流传递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